10.甲、乙、丙三图所示现象有因果联系,此因果顺序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A.甲—乙—丙 | B.乙—丙—甲 | C.甲—丙—乙 | D.丙—乙—甲 |
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以下问题。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鞍部 | B.山谷 |
C.山脊 | D.山顶 |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不可能是
A.190米 | B.210米 |
C.230米 | D.250米 |
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河水自东向西流),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A.110°E线 | B.30°N线 |
C.a线 | D.b线 |
只考虑地形起伏,太阳能较丰富的地点有
A.a 线南坡和b 线北坡 |
B.a 线南坡和b 线南坡 |
C.a 线北坡和b 线北坡 |
D.a 线北坡和b 线南坡 |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图中各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A.③④ | B.①② | C.⑤⑥ | D.③⑦ |
图中②点位于⑥点的
A.东北方向 | B.西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南方向 |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M和O两点的实地距离约是
A.6666 km | B.4444 km |
C.3333 km | D.1667 km |
若一架飞机从N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M达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 | B.先东北再东南 |
C.一直向西 | D.先西北再西南 |
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经纬度跨度都相等,实际范围的面积最大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一样大 |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以下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山脊 |
B.图中海拔最高处和最低处落差可能为250米 |
C.丙地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
D.乙地位于丙地下游 |
乙、丙两村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地距离为4千米,该图比例尺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千米 | B.1:100000 |
C.1:200000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