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图8、图9和下表,完成下列问题。(1) 概括M市气候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6分)
(2) M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发现,图8中3、4处土层厚,1、2处土层薄,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 (8分)
(3)描述M市近15年来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及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8分)
(4)请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的地理知识,对M市化工产业区位选择做出评价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据报载,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国家水利部已初步计划今后十年内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1 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 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4 000多万亩,人均收入增加500至1 000元。
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 420万人饮水困难。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 350万人。
(1)从干湿地区看,西部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区。
(2)在年降水量少于______毫米的地区,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3)结合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①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
②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除H环节外,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I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字母是______________。能使I的储水量增大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提高集雨工程水质,应改变当地农民________等传统习惯。
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若干小时,②将受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若该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________等天气现象。
A.天气晴朗 | B.大风 |
C.台风 | D.气温升高 |
(3)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①、②、③、④的____________点。
(4)图中②、③、④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_______处。
(5)当②附近的气压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时,厦门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台风中心的天气为________。
该图是“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分析图后,回答下列各题。
(1)比较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说明:甲地应为______气候,乙地应为______气候;两地降水量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山脉以东的自然带是______带,山脉以西的自然带为______带。
(3)在农业生产方面,山脉以东主要发展______,山脉以西主要发展______(选择填空)。
A.水田种植业 | B.旱地种植业 |
C.草原畜牧业 | D.山地畜牧业 |
(4)山脉东西两侧自然带的差异变化,显示出陆地自然带的______地带性规律,影响因素为。
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表示___(1月或7月),A地气压中心的名称为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C点盛行_____风,D点盛行______风,此时我国的天气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山水风景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的关系图,回答下面各题。我国南、北方山水风景欣赏的时机主要在()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低 | B.地势高 | C.雨季长 | D.气温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