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悄然兴起的“国学热”可谓“文化寻根”现象的折射,这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密切相关。就现实层面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国学也穿上“现代时装”,并通过通俗化的解读,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平国学,推动国学发展,就是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2分)
(2)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8分)
“蔷薇花总是有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阴云密布,当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藉此投入4万亿增加投资,使2008、2009两年经济总量“保8”目标得以实现,但通胀隐患也就此埋下。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已经发生转变,过去防止经济下滑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现在稳定价格过快上涨成为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尽管经济正在回归正常轨道,但还没有完全到位,还有很大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增长仍然面临放缓风险。到11月,我国CPI高达5.1%,创下28个月新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不再像两年前那样只需集中力量对付一个“敌人”,当前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正由以往相对单一转向多元:既要稳增长,又要反通胀,还要调结构。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 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近年来,某市经济开发区先后拒绝了海内外金额达两亿美元但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投资项目65个。开发区管区委员会的领导说:“巨额投资虽暂时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美好的环境是金钱换不来的。从表面上看不建厂是个损失,但实际上会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美化人们的生活空间,其经济效益是长远的。”
该市开发区的做法是如何体现辩证法思想的?
2009年以来, 某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加快改革和创新步伐,努力克服和解决经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经济运行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平稳发展的态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请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某市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原因。
美国艾世龙公司的市长布希奈一次在郊外散步,偶然看到几个小孩在玩一只肮脏且异常丑陋的昆虫,爱不释手。布希奈顿时联想到:市面上销售的玩具一般都是形象优美的。假若生产一些丑陋玩具,又将如何?于是,他布置自己的公司研制一套丑陋玩具,迅速向市场推出。丑陋玩具给艾世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使同行羡慕不已。
(1) 布希奈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A.求同思维 | B.发散思维 | C.正向思维 | D.逆向思维 |
(2) 上述材料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哪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