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省政府2009年4月公布的《关于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决定》中
有这样三句口号:“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作结论”。这是强调( )
A.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D.在改革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②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③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
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产的。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