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9年12月19日,经过长达13天的激烈争辩和争吵,有192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沉重落幕。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大相径庭,会议最终只公布了一份由包括中美在内的26个主要国家达成的没有具体减排目标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材料二:在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下,“低碳经济”这一新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节约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材料三:低碳经济时代下,中国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污染产业,国内一些企业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一味削减治污成本。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另一方面,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在一定时期还是以煤为主。工业生产技术落后加剧了经济发展的高碳特征。
材料四:本世纪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2009年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表示,中国将在2020年达到几个目标,包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核能,提高工业科技水平等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也被置于重要位置。胡锦涛也表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将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技术支持的条件下,努力适应气候变化,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1)材料二、三、四反映了经济生活哪些道理?
(2)结合材料二、三、四说明我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3)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应对“低碳时代”?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卫星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开始进入科学探测阶段。科研人员利用着陆器上地形地貌相机传回的图像,制作完成了首张着陆区全景照片,为人月对话建立起新的通道。这说明
①人类可以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创造新的具体联系
②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科学仪器的发明和利用
③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④人类凭借实践提供的工具延伸了自身的认识器官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漫画《回避遇见》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全面地看问题 |
| 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 C.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正视和解决矛盾 |
| D.矛盾有主次之分,要善于把握重点 |
下面最能体现漫画《诱惑》哲学寓意的是
| 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 C.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
|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十八大确定的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关于全面小康表述的差异,说明了( )
①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指出过去五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上保持增速平稳较快.物价相对稳定.就业持续增加。我国政府之所以能够保持“物价相对稳定.就业持续增加”的原因在于()
①遵循规律,促进二者的协调增长②把握重点,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
③一分为二,把握二者的对立统一④创造条件,避免二者的相互制约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