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末,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来华访问南京政府就尖锐指出:“在相互对立的政府、党派、军阀的争夺中,最终获胜的那一方并非因为用武力取得了统一,而是因为赋予了人民其内心深处最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从汤因比的话中可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
| A.汤因比大力支持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 |
| B.汤因比对南京政府的所作所为深感失望 |
| C.汤因比对南京政府的所作所为歌苏颂德 |
| D.国民政府统一中国即是“人民其内心深处量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 |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提出了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这是
|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 C.《天朝田亩制度》 | D.《新学伪经考》 |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这里“变革的手段”不包括
| A.保留了君主制 | B.改变了国家性质 |
| C.逐渐实现民主政治 | D.废除了君主专制 |
“所有权”概念一开始出现,就获得了所有人对物绝对支配的含义。由此可见罗马法
| A.仅仅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 B.重要内容是保护私有财产 |
| C.只保护奴隶主贵族的财产 | D.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先生在编导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是
| A.戏剧情节 | B.等级观念 |
| C.人文素养 | D.民主精神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根本问题之所在。”下列制度符合钱穆所讲范畴的是
| A.三公九卿制 | B.行省制 | C.科举制 | D.内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