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末,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来华访问南京政府就尖锐指出:“在相互对立的政府、党派、军阀的争夺中,最终获胜的那一方并非因为用武力取得了统一,而是因为赋予了人民其内心深处最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从汤因比的话中可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
A.汤因比大力支持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 |
B.汤因比对南京政府的所作所为深感失望 |
C.汤因比对南京政府的所作所为歌苏颂德 |
D.国民政府统一中国即是“人民其内心深处量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 |
阿里斯泰德指挥过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在抗击波斯侵略的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马拉松战役之后,他利用职权,企图在雅典建立一个由少数贵族掌权的政府。于是,在一次公民大会上,雅典公民便以阿里斯泰德操纵国政为理由,用“陶片放逐法”将他放逐了。这表明
A.雅典民主政治尚未正式确立 | B.雅典缺乏政策执行的连续性 |
C.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 D.陶片放逐法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
2002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乡淳风桥村村委会公开拍卖本村的两辆公车。之所以卖掉,是因为在村民代表大会上,70多名村民代表提出:村里经济还相对落后,绝不能这么铺张浪费。会议表决通过了卖掉公车的决定。这反映了
A.直接民主更符合中国国情 | B.基层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
C.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 D.中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普遍提升 |
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在中国代表团第一次进入联合国大楼的欢迎大会上说:“你们来我是反对的,但是你们来了,我表示欢迎。”这表明
A.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B.中美关系逐渐缓和 |
C.不结盟运动兴起 | D.美国放弃世界霸权政策 |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人民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企业时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这一做法
A.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发展生产 | B.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
C.实现了对原有企业的和平赎买 | D.标志着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 |
蒋介石在《告全国军民书》中说:“美国与英国自动声明放弃他们在华不平等条约的特权。”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称:中美和中英新约“使中国结束了百年的耻辱,展开了光明的新页,致无限兴奋的庆贺”。此条约的签订
A.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 B.提高了民族尊严和自信心 |
C.改变了中国无平等外交的局面 | D.意味着抗日战争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