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
|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
2010年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通过调研,建议外向型企业在面临国际市场萎缩的形势下,应该进一步练好“内”功,增强竞争力。这里的练好“内”功主要是指企业要( )
| A.努力将外销产品转内销 | B.努力开拓产品销售的国内市场 |
| C.尽快使自己的产品升级换代 | D.通过自主创新形成竞争优势 |
2011年2月11日,1美元对人民币报价6.57元。自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达24%。据此推算,我国2005年实行汇率制度改革时100元人民币大约兑换()
| A.8美元 | B.11美元 | C.12美元 | D.14美元 |
某国2010年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比2009年增加25%,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25%。假设2009年该国货币周转次数为4次,2010年增加为5次,其他条件不变,则2010年该国可能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 A.物价上涨20% | B.物价上涨25% | C.物价下降20% | D.物价下降25% |
2010年我国食品接力涨价,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苹什么”,真可谓是“涨声四起”。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增多→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 B.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中的货币减少→有效需求降低→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 C.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 D.发行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减少消费需求→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2010年9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6.70关口,达6.6997,再创汇改后新高。下列主体中,最有可能希望人民币升值的是
| A.广东省某出口企业 | B.一位即将赴美国留学的中国大学生 |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D.一家准备到中国投资办厂的美国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