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与东盟十国的互补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能起到“10+1>11”的效果。“10+1>11”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 B.部分功能决定着整体功能 |
| C.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代替整体的发展 | D.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
2013年“两会”召开之前,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广泛了解民意,听取群众呼声,积极酝酿建议、提案。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C.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 D.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
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人脑②基本路线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⑤国家⑥辩证唯物主义
|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③⑤⑥ | D.②③⑤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
| A.从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
| B.从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
| C.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
| D.万事万物的总和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据此回答下列小题。作者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和“不似春光”却“胜似春光”,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 |
| B.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脑 |
| C.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
|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
“人生易老天难老”和“一年一度秋风劲”的哲学寓意是
| A.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 |
|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 C.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
|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可知性 | B.主观性 | C.规律性 | D.物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