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是课本中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 。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先关闭弹簧夹 ,再打开弹簧夹 ,才能使NO2气体充满试管②。
(4)当气体充满试管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人试管②,应进行的操作是 。
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不可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的烃是()
| A.(CH3)3CC(CH3)=CH2 | B.CH2=C(CH2CH3)C(CH3)3 |
| C.HC≡CCH(CH3)C(CH3)3 | D.(CH3)3CC(CH3)=CHCH3 |
某化学活动小组在探究葡萄糖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时,设计并完成了一组实验:分别取下列四种液体2mL加到2mL新制Cu(OH)2悬浊液中,充分振荡。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 液体 |
葡萄糖溶液 |
乙醇溶液 |
甘油(丙三醇) 溶液 |
水 |
| 实验 现象 |
氢氧化铜溶解 溶液呈绛蓝色 |
氢氧化铜不溶 颜色无明显变化 |
氢氧化铜溶解 溶液呈绛蓝色 |
氢氧化铜不溶 颜色无明显变化 |
根据上述实验及现象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 |
| B.葡萄糖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 |
| C.葡萄糖分子式是C6H12O6 |
| D.葡萄糖分子中碳链呈锯齿形 |
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选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然后将两层液体分开 |
| 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人浓(NH4)2SO4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 |
| C.油脂的提纯中,可将油脂加入浓NaOH溶液中加热,然后过滤,滤出的溶液即为较纯的油脂 |
| D.甘蔗是制备蔗糖的主要原料,榨出的甘蔗汁因含色素而呈棕黄色,故在制取蔗糖前可先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过滤、蒸发结晶,即得较纯的蔗糖 |
琥珀酸乙酯的键线式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琥珀酸乙酯的化学式为C8H14O4 |
| B.琥珀酸乙酯不溶于水 |
| C.琥珀酸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的名称为1,4—丁二酸 |
| D.1mol琥珀酸乙酯在足量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可得到2mol乙醇和1mol琥珀酸 |
下列关于一些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作为化工原料,天然气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等 |
| B.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能保鲜果实和花朵 |
| C.苯、乙醛和乙酸乙酯都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 D.淀粉和纤维素完全水解的产物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