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回答问题。
|
世界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
|
城市人口 (亿) |
城市化水平 (%) |
城市人口 (亿) |
城市化水平 (%) |
城市人口 (亿) |
城市化水平 (%) |
1950 |
7.34 |
29.2 |
4.47 |
53.8 |
2.87 |
17.0 |
1960 |
10.32 |
34.2 |
5.71 |
60.5 |
4.60 |
22.2 |
1970 |
13.71 |
37.1 |
6.98 |
66.6 |
6.73 |
25.4 |
1980 |
17.01 |
39.6 |
7.98 |
70.2 |
9.66 |
29.2 |
1990 |
22.34 |
42.6 |
8.77 |
72.5 |
13.57 |
33.6 |
2000 |
28.54 |
46.6 |
9.50 |
74.4 |
19.04 |
39.3 |
2010 |
36.23 |
51.8 |
10.11 |
76.0 |
26.12 |
46.2 |
(1)在下面空白图中画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增长折线图。(要求:发达国家用实线;发展中国家用虚线;点、线清晰准确)
(2)发达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取整数,下同),从1980~2010年,将上升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展中国家在1950~1980年间,城市化水平上升__________%,从1980~2010年,将上升________%。
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带, B_____带 ,
C_____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3)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
(4)限制C自然带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及其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后按要求完成:
(1)在图中RGQP处分别设立造纸厂、制伞厂、自来水厂、精密仪表厂,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是:R处_____,G处_____,Q处_____,P处_____。
(2)目前,在甲处有化工厂,乙处有印刷厂,你认为这种布局是否合理?为什么?
甲处___,理由:______。
乙处___,理由:______。
(3)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 ____________。
(4)德国鲁尔工业区历史悠久,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而经历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我国的许多大型钢铁企业(例如太原钢铁厂)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的困境,我国可以借鉴鲁尔区的有益经验,对一些传统工业进行改造。请你就我国传统工业的改造,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花卉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
A为___、B为___、C为___、D为___。其中布局②农业区的理由是___。
(2)比较图甲与图乙,该城市的城市化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
(3)该城市发展到图乙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该地农业生产可能产生哪些压力。
(4)读图乙,环城公路可能对城市形态产生怎样的影响?
读“北半球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就气压状况而言,A表示__;就气流状况而言,B表示____。
(2)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在垂直方向上,A中心的气流是___,B中心的气流是___。
(3)一般情况下,出现晴朗天气的是图___,出现阴雨天气的是图 ___。(填字母)
(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在______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是______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形成的。(填字母)
读左下图回答问题(每空0.5分,共5分)
(1)如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 E_________----F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
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_。
(2)我国的三大平原:山脉A以东是________________,山脉B以东是_________________,山脉C以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