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2010年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消耗 |
万元工业增 加值用水量 |
二氧化![]() 排放量 |
化学需氧量 (COD) |
|
2005年 |
0.92吨标准煤 |
169立方米 |
137.5万吨 |
96.6万吨 |
2010年![]() |
0.74吨标准煤 |
118立方米 |
112.6万吨 |
82万吨 |
降低比例 |
20% |
30% |
18% |
15.1% |
下列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措施有 ( )
①关闭全部化工企业,发展环保产业
②开发推广节能和治污的先进实用技术
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推动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4年“双11”是疯狂的“网络购物节”。支付宝全天成交金额为571亿元。经济下行压力下,电子商务需求的逆势“井喷”,透露出我国网上消费的巨大潜力,为所有制造业和贸易商转型发展亮起倒逼信号。这说明了
A.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 | B.求异和攀比心理影响消费 |
C.消费引导生产的调整升级 | D.消费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 |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一般来说,下图中反映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变化情况比较适当的曲线是
A.A曲线 | B.B曲线 | C.C曲线 | D.D曲线 |
在抗日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为了少出或不出“抗日神剧”有识之士指出,“我们应站在文化继承和创新的高度上审视历史和未来,力争在实践中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为后人创造出更多“新”的文化遗产。如《亮剑》、《东北抗日联军》等原创作品的热播就突出了花心思的“新”。这里突出强调“新”,是因为( )
①文化创新可以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离开了文化创新,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③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C.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