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2009年清明节参与网络祭拜人数达到1000万左右,他们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
某市政府坚持“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网上开展“市民论坛”活动,就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公开征集市民建议,问计于民。通过网上调查,发现本市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面临这以下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①房价上涨比较快,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房屋严重供不应求;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是10%最低收入家庭的30倍;③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社会秩序还不够稳定。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市政府问计于民做法的意义。
(2)假如你被选为该市“市民论坛”代表,请从政府职能的角度就该市所面临的问题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福州地铁1号线工程是福州城建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工程。福州地铁的兴建将强力带动就业,为地产、机械、建材、通讯、广告等近30多个相关产业带来发展机遇。2015年通车运行后,将有利于解决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打造宜居城市;带动周边的旅游、购物。地铁沿线地段将被“点石成金”,促进福州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福州地铁建设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在全世界所向披靡;日本的原创漫画,其衍生品带来巨大利润;韩国的电视剧,也在我国红极一时。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表明:市场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好土壤。
运用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市场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好土壤”?
2012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预算赤字8000亿元,民生投入增长高是本次最大亮点。财政支出将加大民生投入,推动教育、医卫、社保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快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据此,有人说,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财政赤字越大就越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凸显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政府、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分别在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所占比重如下表:
主体 |
政府 |
企业 |
居民 |
1995年 |
24.25% |
9.88% |
65.87% |
2010年 |
30.48% |
15.82% |
53.35% |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