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右图,完成下列两题:
24.图示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25.从图中可以看出
A.中国和印度城市人口数量相同
B.巴西和美国城市化速度相同
C.发展中国家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均高于发展中国家
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某地天气变化表
| 日期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风向、风力 |
阴晴状况 |
| 3月20日 |
11 |
3 |
偏南风二、三级 |
多云转阴 |
| 3月21日 |
8 |
-1 |
偏北风四、五级 |
阴转多云 |
| 3月22日 |
10 |
-1 |
偏北风一、二级 |
晴间多云 |
| 3月23日 |
11 |
1 |
偏北风一、二级 |
晴间多云 |
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为()
|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
由该天气系统控制的图为()

| A.a曲线 | B.b曲线 | C.c曲线 | D.d曲线 |
此系统对我国天气现象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
|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
|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
| D.华北平原上的春雨 |
如下图,甲、乙分别表示两支洋流和海水表面温度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是南半球暖流 |
| B.乙是大陆东岸的寒流 |
| C.甲是自低纬向高纬的暖流 |
| D.乙是暖流,为赤道逆流 |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
| B.园艺业比重增大 |
| C.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
| D.钢铁工业比重上升,化学工业比重下降 |
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
|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
| C.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 |
|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
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反映图中b阶段城市化现象的是()
| A.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
| B.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 C.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
| D.处于城市化高级阶段 |
尽管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它们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某一阶段。下列关于国家与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 A.巴西—a阶段 | B.英国—b阶段 | C.中国—b阶段 | D.朝鲜—c阶段 |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