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审计“风暴”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从政务公开到党务公开,中国社会在满足公民的知情权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立法听证会”、“价格听证会”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社会的这一变化,你会选择( )。
A.听证于民,决策由民 |
B.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
D.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
在2009年7月27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中美官员致词时妙语连珠,谚语、俗语、流行语信手拈来,在让人们感受两国合作决心的同时,也领会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魅力。回答下列各题。东西方文化不断加强交流,这体现了( )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
B.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
C.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
D.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
奥巴马在最后致词中援引了《孟子·尽心下》中的一句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包含 |
B.事物的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的 |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阅读漫画,漫画所反映的现象,从哲学上看()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客观与主观相符合 |
B.重视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 |
C.违背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 |
D.侵犯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
实践能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是因为:( )
①实践是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③实践是人有目的的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③ |
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于每一个认识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 | B.任何人对真理的解释都是平等的 |
C.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 | D.真理体现的价值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