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假定2008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一件B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10倍,且3件C商品=2件A商品。如果2009年全社会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他条件不变,那么3件C商品=__________件B商品.

A.10件 B.15件 C.20件 D.30件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上世纪70年代末,面对"福利国家"财政扩张以及货币政策的失控,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宣布要实践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为此,撒切尔夫人不会采取的政策是(

A. 推行货币学派的经济政策,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
B. 增加福利开支,提高居民实际收入刺激消费需求
C. 出售国有企业及基础实施,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
D. 降低税率,让企业主获得更多利润继而扩大投资

"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有人因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机变成了"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应该(

①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

②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
③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拓展

④创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近两年,免费的互联网微信用户快速增长,这对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发送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近来有"微信向用户收费"的声音,但网络调查表明,如果微信收费,有近九成的用户表示将改用其他免费社交软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映上述信息的图示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手机已经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用户突破11亿。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