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随着去年四季度出台实施的,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实施,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对整个国民经济应该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发展前进路上还有不少的困难和矛盾。材料体现了
①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②事物之间都存在互为因果关系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④事物都有好和坏两个方面,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平面内,若直线a垂直于c,直线b垂直于c,则直线a平行于直线b;在空间,若直线a垂直于c,直线b垂直于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B.真理和谬误是一对矛盾
C.真理有时不是客观的
D.人们的认识能力不同,水平认识就不同

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这里强调的实践的特征是( )

A.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B.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C.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D.实践的直观现实性

下列属于客观范畴的是( )
①十一五规划
②生产关系
③奥运开幕式方案
④地理环境
⑤万有引力规律
⑥学习计划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老师让学生评论《红楼梦》中的人物,有的同学评论贾宝玉,有的评论薛宝钗,有的评论刘姥姥,还有的评论妙玉。这表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 )

A.目的性 B.计划性 C.自觉选择性 D.无限性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这是毛泽东所写的《十六字令》。从中可以看出( )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