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沂蒙》是临沂继大型红色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一部文艺精品,其播出掀起收视热潮,获第四届CCTv电视剧“最佳热播剧奖’’和“最高收视率奖”。回答15—16题。
15.《沂蒙》从唯物史观和民族大义的高度,创新思维,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人真事,通”过原汁原味、质朴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以及平实的方言和朴实的表演,彰显了沂蒙人民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旋律作品创作的源泉
③艺术来源于客观,灵感来自于主观
④要积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沂蒙》用“红嫂”式的质朴表现“红嫂”的崇高,真实地展示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壮歌。这表明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中国人喜欢吃有馅的食品,由此衍生出了世界闻名的饺子、包子、馅饼、菜团、春卷、烧麦等不计其数的美味食品。尽管这些食品的形式不同,但在内容上都有一个共性,即都是用淀粉类食品和其他食品搭配,制作出可以替代饭菜的“一餐饱”食品。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②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④共性在个性之外独立存在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阅读下边漫画《“蚁贪”》,这种“今天拿点钱,明天收点礼,好像蚂蚁搬家一样”的贪污行为,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蚁贪”,即“蚂蚁搬家式的腐败”。它警示我们
| A.必然引起质变 |
| B.没有质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
|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 D.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
、2011年中秋节前夕,中央高层来到基层,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等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察民情、听民声、解民难。转方式、调结构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当部分以优化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会得到最大发挥
②总体数量不变,事物内部结构的调整也会引起质变
③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1年12月1日20时48分,薪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发生5.2级地震,1.13万人受灾。人们普遍希望有关机构能够准确预测地震,但是目前的技术还达不到这种准确预测。这告诉我们
①地震运动的规律不能准确把握 ②人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世界上有工些领域人类无法认识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人造或人为的世界”说明
| A.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