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三届夏季达沃斯年会于2009年9月10日至12日在大连举行。来自全球86个国家的1300多位政治、经济、科技精英齐聚大连。以“重振增长”为主题,凝聚信心,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材料二:2009年10月15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中山大学为师生作了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广东》的形势报告。汪洋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危’与‘机’的辩证关系。” 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来调整经济结构,始终充满信心,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材料三: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中美两国签署了环保、能源、科技、经济等领域的一系列合作协议。美国总统访华所促成的中美合作成果,必将对全球应对金融危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发挥积极的作用,给世界带来信心。
(1)请运用发展和矛盾的观点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2)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增强信心应对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3)在解决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时国际组织起了什么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上半年,广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及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究其原因是:省政府认真落实国家环保政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停并转移了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加大节能治污力度;绝大多数企业以绿色环保理念为指导,努力发展低碳经济,开发低碳技术、产品;群众节能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加节能活动。
材料二 2009年12月,广东省政府公布了《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它描绘了我省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八大方面公共服务的蓝图。这是实现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加快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广东省是怎样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的?(1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广东省政府是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闻名中外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代的汉族、鲜卑族、吐蕃族,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
材料二 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如藏文、彝文、维吾尔族文字、朝鲜族文字等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其中,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
(1)材料一、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10分)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题所反映的问题是如何认识的?(1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学家在6000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上发现了汉字的雏形。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历朝历代都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材料二 相传我国在夏商时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有史官。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这使他们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下来。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8分)
(2)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什么作用?(1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7月22日是“老西藏精神”提出22周年纪念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数代西藏军民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卓著,真实记载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记载了西藏军民共铸“老西藏精神”的英雄壮举。“老西藏精神”如同火炬,经过几代人的接力传承,已经成为西藏各族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和赖以团结奋斗、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更成为驻藏部队戍边卫国、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
(1)“老西藏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什么关系?(8分)
(2)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看法。(24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对你有何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