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3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提出了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的具体补贴范围、标准和流程。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出有利于( )
①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②拉动国内消费需求
③通过消费带动家电企业的生产 ④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现实世界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
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 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
C.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 | D.对客观对象直观的反映 |
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种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 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
假如“完美”是100分,那么60分不完美,80分也不完美,但不要因为80分而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这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 B.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
C.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 D.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 |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②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④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