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呈现的是北京市民使用的购货证和购粮证,票证的流行说明我国当时
①实行计划供应体制 ②日常生活用品短缺
③购销矛盾非常突出 ④城乡差别逐步扩大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498年5月20日,一支欧洲船队航行到印度南部大商港卡利卡特(如图)。下列相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 A.这支船队中的船员是第一批到达亚洲的欧洲人 |
| B.该船队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进行远洋航行的 |
| C.拓展海外殖民地是支撑他们远洋航行的精神支柱 |
| D.他们开辟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亚洲的新航线 |
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反映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马可·波罗游记》中采集香料的记载![]() |
B.印第安人吃木薯粉面包![]() |
C.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
| D.出现了驶往美洲的汽轮 |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19世纪上半期英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是
| A.清教徒受到迫害 | B.童工现象开始出现 |
| C.广大农民丧失土地 | D.产业工人相对贫困 |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
”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
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
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
|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