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利用日影来测定本校的位置和方向。该小组在A点立1根长1.2米的直竿,并以该点为中心画一圆;上午和下午的某一时刻直竿的日影顶端刚好与圆相交于E、F两点,日影到达E、F的北京时间分别是11:27和12:21。作AN垂直于EF,第二天,当直竿日影恰好与AN重合时,日影的长度为1.69米。(tan35.3°=0.71)。根据图5完成第10题。
10.关于当地的经纬度和方向表述正确的是
A.A点位置为(121.5°E,31.2°N)
B.A点位置为(118.5°E,29.2°N)
C.EF为经线,AN为纬线,分别指示南北、东西
D.AE为经线,AF为纬线,分别指示南北、东西
11.图6中四条曲线的含义分别是,MB: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效益的增加量,MC: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费用增加量,AB:城市人平均效益,AC:城市人平均生活费用。对上海居民来说最合适和对决策者来说最合适(假如决策者仅仅考虑最大的城市总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小城市规模分别是
A.Pl、P2 B.P2、P3
C.P3、P4 D.Pl 、P4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
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
|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
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
|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
我国加入WT0后,影响深圳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政策 | B.资源 | C.科技 | D.交通 |
深圳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国家政策因素 | B.优越的地理位置 |
| C.便利的交通 | D.丰富的劳动力和发达的科技 |
图甲、图乙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大豆、油菜、甘蔗、棉花)分布示意图,下列经济作物的排序与图中主要分布区一致的是
| A.①油菜②大豆③棉花④甘蔗 | B.①大豆②油菜③甘蔗④棉花 |
| C.①棉花②大豆③油菜④甘蔗 | D.①甘蔗②大豆③棉花④油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