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哥伦布的话在15世纪的西欧非常具有代表性,他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这种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C.黄金是欧洲人踏上新海岸所首先需要的东西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路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

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
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 )

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 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
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 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②7世纪初期
③20世纪初期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