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开展“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该“双百”评选活动已经尘埃落定。有人说:“优秀的英雄形象,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缩影。”据此回答19-20题
19.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许多思想和精神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说明 (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0.中国之所以在金融危机袭来之际逆势前行,不仅在于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机的魄力。这说明 ( )
①文化决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 ②文化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③文化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某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要求各班课室张帖标语口号、班标、奋斗卡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其依据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
齐白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抗战时期,白石老人久居沦陷的北平,心绪意境往往用诗与画寄托。这说明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形式 |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
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
D.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树立共同理想 | B.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D.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是
①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指针
②判明各种文化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③推动各种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④引领社会思潮的旗帜、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武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70多年过去了,那场伟大远征的亲历者,正带着他们的红色记忆一个个离去。但他们所创造的伟大精神,早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表明
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③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④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