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B.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D.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
下图描述的是2012年7~12月某商品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
B.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 |
C.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
D.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
以争夺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国际海洋权益斗争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在新一轮的海洋竞争中,我们既要保卫我国的蓝色国土、捍卫我国的海洋权益,又要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主要表明()
①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要发挥主导作用
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3年10月2日至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中国与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达成多项协议。这说明()
①中国和印、马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②我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深化和印尼、马来西亚关系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④我国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
A.②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尖锐的民族矛盾是造成一些国家分裂和解体的重要原因。民族政策对一国稳定、发展、统一至关重要。下列是多民族国家制定、实施民族政策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其中正确的是()
①民族政策正确—民族矛盾消失—政治危机根除—国家政权巩闹—民族关系和谐
②民族政策正确—民族矛盾缓和—社会稳定—民族关系和谐—国家繁荣昌盛
③民族政策失误—民族矛盾激化—引发政治危机—外部势力干预—国家分裂
④民族政策正确—民族发展差异消除—民族凝聚力增强—国家政权巩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三者的关系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包括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在内的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
D.人民政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做出的决定,必须得到中国共产党的认可方能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