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看法最能体现矛盾的统一的是
A积劳成疾 B声东击西 C因材施教 D居安思危
材料一 2009年9月15日-18日,党的17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建提出了新要求,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目标。
材料二全会认为,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这就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新形势下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4分 )
(2)结合材料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目标,分析“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富有创新精神”的文化生活依据。(4分 )
(3)分析材料二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六条经验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6分 )
(4)分析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体现的的价值判断的正确性。
材料一 2004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5.83%,英国占7.61%,加拿大占3.8%,韩国占大约6%,而2007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总量的2.6%”。美国一位评论家说,“中国的软实力中文化的吸引力还相对较弱,相比较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和其他文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享誉世界的文化品牌。”
材料二2009年4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尽管受经济危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下行通道,但文化产业依然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有关专家指出:经济不太景气时,人们往往会在精神文化产品中求宣泄、找信心,会催生特殊的文化需求。由于文化产业这一特殊性,会使它与经济发展周期不完全重合,呈现出一定的“反经济周期”特性。
材料三 按照世界各国的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井喷。2008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文化产业处于爆发性成长的前夜。
(1)从政治的角度看,怎样才能改变我国的软实力中文化吸引力相对较弱的状况?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文化产业“反经济周期”现象
(3)在我国文化产业处于爆发性成长的前夜,请你从经济的角度为文化企业如何抓住发展机遇提几条建议
2009年11月10日,湖北省政府追认荆州“10·24”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牺牲的长江大学学生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为革命烈士。三名烈士的壮举感动了无数国人,他们是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这说明
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②实现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源泉③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经济条件是影响人们幸福程度的基础因素,但人们的幸福指数(幸福感)并不完全与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成正比。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诸多其他因素,如健康的身体、美满的婚姻、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就感、安全感和对工作的满意度等,对人的幸福指数影响越来越大。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观性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刚刚过去的2009年,我们的社会生活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而科技发展是其中最重要的动力之一。通讯、交通、环境……人们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成果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贴近生活,不仅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大大提升了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③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要坚持群众的观点和群众路线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