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算和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时,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如果收大于支,结余过多,意味着


| A.经济发展具有充足的后劲 |
| B.资金储备充足,能更好地保证需要增加的重点支出 |
| C.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
| D.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最有效的运用 |
2009年9月24日,100美元兑换682.8元人民币;到2010年9月24日,100美元兑换670.5元人民币。材料中描述的变化过程表明 ( )
| A.外汇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 | B.外汇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 |
| C.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 | D.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 |
对于汇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 B.外国的货币 |
| C.汇率是不可调节的 | D.两种货币间兑换比率 |
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10000亿元,且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若发行纸币5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两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 )
|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 | B.1元货币的购买力 |
| C.2元货币的购买力 | D.4元货币购买力 |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一般来说,在通货紧缩期间( )
| A.收入上升 | B.市场扩张 | C.失业增加 | D.生产投资增加 |
对于纸币和货币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①纸币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纸币没有价值而货币有价值 ③纸币可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④纸币无论发行多少都只能代表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