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分)
(1)为解决楼道的照明,在楼道内安装一个传感器与电灯控制电路相接,当楼道内有人走动而发出声响时,电灯即被接通电源而发光,这种传感器输入的是 信号,经过传感器转换后,输出的是 信号。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滑块与木板问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其中M为滑块,m和m′是质量可调的片码,细绳和滑轮的质量都可以忽略不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在片码总质量m+ m′=m0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改变m和m′的大小,测出不同,m下系统的加速度,然后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就可以求出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①在实验器材方面,该同学选择了打点计时器、每片质量为150g的片码总共10片、滑 块、木板、滑轮各一个、细线若干。,除此以外根据本实验所要测量的物理量,你认为除了该同学已选择的仪器以外,在下列备选仪器中还需要: (填写字母代号即可)。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学生用直流电源 D:学生用交流电源
②以下是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由实验得来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O点开始,该同学每数5个点做为一个汁数点,它们分别为:A、B、C、D、E、F等,测量出各相邻 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根据这条纸带,求出这次实验时滑块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③在实验的数据处理过程中,该同学以片码m的质量为横轴,以系统的加速度a为纵轴,绘制了如下图3所示的实验图线。
理论和实验均已证明,在滑动的条件下,a和m是一次函数关系,即可以写成:
。a=km+c(式中的k和c为常数)的形式。那么,本实验中的常数具体表达式因数肚:k= ,c= ;结合本实验图线得出的滑块与木板问的动摩擦因数μ= 。
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
.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o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来路返回的情况).
如图所示,容积为100cm3的球形容器,装有一根均匀刻有从0到100刻度的粗细均匀的长直管子,两个相邻刻度之间的管道的容积等于0.2cm3,球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有一滴水银恰好将球内气体同外面的大气隔开,在温度为5℃时,那滴水银在刻度20处,如果用这种装置作温度计用,
①试求此温度计可以测量的温度范围(不计容器及管子的热膨胀,假设在标准大气压下测量).
②若将0到100的刻度替换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则相邻刻度线所表示的温度之差是否相等?为什么?
如图所示,在一底边长为2a,θ=30°的等腰三角形区域内(D在底边中点),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现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静止开始经过电势差为U的电场加速后,从D点垂直于EF进入磁场,不计重力和与空气阻力的影响.
(1)若粒子恰好垂直于EC边射出磁场,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多少?
(2)改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粒子进入磁场偏转后能打到ED板,求粒子从进入磁场到第一次打到ED板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3)改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以再延长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极限时间.(不计粒子与ED板碰撞的作用时间.设粒子与ED板碰撞前后,电量保持不变并以相同的速率反弹)窗体顶端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2009年8月15日,全国开始了“集中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专项行动.这是因为一般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0.5 s,易发生交通事故.图示是《驾驶员守则》中的安全距离图示和部分安全距离表格(如图所示).
车速v (km/h) |
反应距离 s(m) |
刹车距离 x(m) |
停车距离 L(m) |
40 |
10 |
10 |
20 |
60 |
15 |
22.5 |
37.5 |
80 |
A |
40 |
60 |
请根据该图表回答下列问题(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 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驾驶员的反应时间.
(2)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请计算出表格中A的数据.
(3) 如果路面情况相同,车在刹车后所受阻力恒定,取g=10 m/s2,请计算出刹车后汽车所受阻力与车重的比值.
(4) 假设在同样的路面上,一名饮了少量酒后的驾驶员驾车以72 km/h速度行驶,在距离一学校门前52 m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2 s,会发生交通事故吗?
已知氘核质量为2.0136u,中子质量为1.0087u,He核的质量为3.0150u。
⑴写出两个氘核聚变成He的核反应方程;
⑵计算上述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⑶若两氘核以相等的动能0.35MeV做对心碰撞即可发生上述核反应,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则反应中生成的 He核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