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 B.《马关条约》---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C.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 D.《辛丑条约》---洋务运动 |
在古代,没有用“专制”或“专制XX”定义中国政制。用“专制”定义中国源于孟德斯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在中国流行,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的“规范认识”,直至今天。这一“规范认识”源于()
A.“西方中心论” | B.“西学中源说” |
C.“中体西用说” | D.“全球史观念” |
如何理性看待社会中的等级身份,彰显平等价值。东西方思想家中有人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有人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有的倡导“人生而自由”。下列人物中,分别表达了这些主张的有()
①墨翟②孟轲③塞内卡④卢梭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市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商朝的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 |
B.两汉的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 |
C.唐朝时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 |
D.北宋时农村中的集市逐渐形成固定的市镇 |
在古代中国手工业中()
A.多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 | B.官营手工业主要供平民消费 |
C.私营手工业主要自己消费 | D.家庭手工业主要供民间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