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
A.0.1mol·L-1的(NH4)2SO4溶液中:![]() |
B.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 |
C.将0.2mol·L-1NaA溶液和0.1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碱性溶液中:![]() |
D.在25°C100mLNH4Cl溶液中:![]()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盐酸滴加到0.1 mol·L-1某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未知浓度该碱时最好选取酚酞作指示剂。 |
B.图2表示已达平衡的某反应,在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 |
C.图3表示工业上用CO生产甲醇的反应CO(g)+2H2(g)![]() |
D.图4表示物质的量之比为2∶3的镁和铝分别与过量稀硫酸反应时,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 |
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④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向明矾[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
B.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Fe(OH)3= FeO42-+3Cl-+H2O+H+ |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2AlO2-+CO2+3H2O= 2Al(OH)3↓+CO32- |
D.Ca(HCO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Ca2++HCO3-+OH-=CaCO3↓+H2O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图1装置可以用于除去溶解在CCl4中的Br2 |
B.实验室用图2装置检验制得的乙烯中是否混有SO2和CO2 |
C.用图3装置在蒸发皿中灼烧CuSO4·5H2O晶体以除去结晶水 |
D.实验室常用图4装置制取少量氯气 |
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于连续的四个主族,如图所示。Z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Z<Y<W |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3YO4 |
C.X、Z两种元素的氧化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
D.Y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比Y相邻周期同主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