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硫、氯、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 2SO3(g),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2SO2(g)+O2(g) 2SO3(g)的△H 0(填“>”或“<”);若在恒温、
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
“不”);
②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 K2;若反应进行到状
态D时,
(填“>”、“<”或“=”)
(2)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①右图是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是N2和H2反应生成1mol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H的数值用含字母a、b的代数式表示)②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C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b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中显中性,则c(NH+4) c(Cl-)(填“>”、“<”或“=”);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元素,常量元素如氯、微量元素如碘在海水中均以化合态存在。在25°C下,向0.1mol·L-1的NaCl溶液中逐滴加入适量的0.1mol·L-1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从沉淀溶解平衡的角度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向反应后的浊液中,继续加入0.1mol·L-1的NaI溶液,看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已知25°C时)
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不相对应的是
A.火碱:NaOH | B.硫酸铁:FeSO4 |
C.石英:SiO2 | D.明矾:KAl(SO4)2·12H2O |
将适量的铁粉加入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Fe3+和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3 | B.3∶2 | C.1∶2 | D.1∶1 |
由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硫为a%,则所含铁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A.3a% | B.(100-2a)% | C.20% | D.1-3a% |
下列实验装置与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二氧化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物质,说明它具有氧化性 |
B.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它能与水反应生成H2SO3 |
C.将足量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
D.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含有二氧化硫的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