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后一桶金。回答24~26题。
24.人们视文化产业为朝阳产业,这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主要是基于 ( )
A.它能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B.它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
C.它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D.它是具有极高产业关联度的支柱产业
25.我们要想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淘到这2l世纪的最后一桶金,就必须 ( )
①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②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完善市场体系
③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行全面免税政策
④不断扩大文化消费,促进对外文化贸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在当今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政府据此制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现了 ( )
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④矛盾的对立统一是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化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据此回答9--10题。“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 A.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 |
| B.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
|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
| D.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
在当前形势下,鲁迅先生的这一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抵御国外腐朽文化的侵蚀 | B.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
| C.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提升文化竞争力 | D.不同文化之间应相互尊重 |
2011年8月13日,某女士给《兰州晨报》打热线电话称,她的小孩喜欢上网聊天,现在和家人,朋友讲话满口都是“偶”(我)、“酱紫”(这样子)等网络语言,甚至作文中也出现“JJMM”(姐姐妹妹)、“灌水”等词。“亲,这里是西北师范大学接待处!”2011年9月5日,西北师范大学的学生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标语,迎接新生。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回答6-7题。上述材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 B.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
| C.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
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
|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
2011年2月16日,“2011中国十大孝子”颁奖盛典在济南举行。这次活动的目的是把弘扬孝道的社会风气推向一个新高潮。这体现了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是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彰显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④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2011年“两会”期间,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中国商品遍及全球市场,要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在一些出口的商品中体现中国文化创意。这反映了
①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借助经济活动,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011年8月8日,第九套广播体操正式发布。新中国成立60年,广播体操曾经是政治、曾经是暗示、曾经带有色彩,也曾经是国家主义“身体政治”的浓缩物。最终,每一套广播体操都在不经意间化为所在时代的符号。这体现出
| A.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B.文化反映政治并决定政治的发展 |
| C.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 D.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