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回答1--3题。
1. “两会”的召开,“民生”一词又升温为媒体报端、街谈巷议的热点词、关键词。这体现了( )
A.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2.本届政协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后,积极建言献策。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
A.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要充分重视意识的作用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3、“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中国总理温家宝2010年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这样强调。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个表述,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 )
A.坚持矛盾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政府的采购中,苹果itouch4当u盘、笔记本电脑一台4万余元、“工作服”一件数千元……以“工作需要”为名的“豪华采购”时有发生。解决这一问题需要()
①完善相关法律,依法规范地方政府行为②建设决策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水平
③加强商品价格管理,降低政府采购成本④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是()
①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推进消费产业结构的升级
②要不断改善居民投资环境,规范投资市场秩序
③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的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践的不断深化而深化。邓小平同志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的建设,后来引申为政治、经济、文化思维“三位一体”布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其拓展为“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又将其拓展为“五位一体”。这一过程体现了()
①实践是推动认识变化发展的唯一途径
②理论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孟子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下列诗句反映的哲理与其一致的是()
| A.国家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 B.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
| C.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 D.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
同一句格言,从年轻人(即使他对这句格言的理解完全正确)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是没有那种在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出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全部内容的全部力量。下列于此说法相符的说法有()
①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②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③只有成年人才能对生活有正确的理解④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才是深刻的
|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