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上,本该由4根冰柱共同点燃主火炬,结果只有3根竖了起来,一根没能点燃,使得原本富有创意的开幕式变得残缺不全。
到了冬奥会闭幕式,一个装扮成电工的小丑,来到那根“躺”着的冰柱旁边,像是在检查线路,并找到了故障原因。他如释重负般将电源插好,开始试着将那根硕大的柱子拉起来。缓缓竖起的冰柱最终和其它三根搭在一起。这时,没能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的主火炬手勒梅•多恩终于在闭幕式上点燃了火炬。
加拿大人用这种“戏剧性”的方式纠正了开幕式上的失误,奥运火炬第一次在本该熄灭圣火的闭幕式上点燃。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可以写自己的见解、感受和经历,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非洲,有一种很特殊的羊,叫驼羊。驼羊性情很善良,又很勇敢。无论多么陡峭的山崖,它都敢于攀登;无论多么凶恶的狼,它都不怕。狼来了,驼羊从从容容,昂着头颅向狼冲过去,结果狼吓得落荒而逃。于是牧羊人常用它来看护羊群,其护羊效果往往胜过最好的牧羊犬。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老师说,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潜力,就如每一粒米都有它的潜力一样。
学生问,米有什么潜力呢?
老师说,酿酒师把米蒸熟,再把蒸熟的米放进缸里,然后把缸密封起来,让米与外界隔绝,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一段时间后,缸里那质朴的米便酿成了价值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元的酒。这就是米的潜力。
老师看了看学生,继续说,米的潜力是怎样形成的呢?就是从它被密封的那一刻开始,从它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开始,是黑暗、孤独、寂寞、沉静“酿”就了它的潜力。
要求:围绕材料的含意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得套作和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青春的路,总有自己的脚印。曾经稚嫩的脸旁依然清晰,时间却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每天,我们都在向过去告别。
请以《别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3、记叙文;4、情感真挚,不少于800字。
作文
题目:每天都是一首歌
要求;(1)字数在300-500之间。
(2)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3)不得套作和抄袭。
(4)文体不限。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品是中国文化里重要的概念,可以指品级、品阶,也可以是品格、品质、品节。有人追求前者,立志做“一品大员”、“一品高官”,也有人看重后者,立志要做“一品百姓”。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知就提出做人要做“一品百姓”的口号。他毕生以此自励自勉,“想老百姓,做老百姓,学老百姓”,一品百姓也能光彩照人,比那些位高权重者更受人尊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