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国2009年生产M商品20亿件,价格总额600亿元,2010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当年该国通货膨胀率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0年M商品的价格总额为

A.480亿元 B.600亿元 C.720亿元 D.900亿元

“丰则责取,饥则贱与”。在中国古代,丰年谷贱,政府拿一笔钱出来,平价收购粮食。储存于官方粮库,等到灾年谷贵时,再平价卖给百姓,做到“物价常平,公私两利。”在今天看来,这种“常平法”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②政府恰当的干预有利于经济稳定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关于价值观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价值观是一种正确的社会意识
②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任何一种价值观都对人们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④价值观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A.变化发展的观点 B.普遍联系的观点
C.全面的观点 D.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的观点

一次性物品的大量使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这告诉我们

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B.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D.人们可以改变联系的客观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