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在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我国探月一期工程宣告完美落幕,这标志着我国空间探月技术实现了重大跨越。据此回答1—4题。空间探月技术是
A.具体科学 | B.社会科学 | C.哲学 | D.逻辑学 |
我国空间探月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体现了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取代具体科学 |
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
广大航天人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 D.客观必须符合主观 |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向前推进,不断有新的课题等待着我们去突破。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
早在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温家宝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这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 B.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
C.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该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是
A.潜移默化 | B.深远持久 | C.精神愉悦 | D.健康向上 |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死刑复核更慎重”等规定。这突出体现了
A.我国政府依法行政 | B.人人平等,公民享有对等权利 |
C.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 D.以人为本,维护公民合法权利 |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由法国、英国、德国及有关阿拉伯国家共同起草、摩洛哥代表阿拉伯国家联盟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投了否决票,决议未获通过。这表明
A.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 B.中俄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力量 |
C.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 D.竞争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