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这说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因为
| A.新事物开始时力量比较强大 | B.新事物增加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
| C.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 D.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在现代家居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感的往往是部分而并非整体,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设计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记忆犹新,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这蕴含的哲理是
|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
| B.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
| C.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关键部分会发挥整体的功能与效果 |
| D.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
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发生了里氏7.1级大地震。遗憾的是,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更不能控制地震,但随着人类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进步,总有一天,人类会掌握地震的规律,使人类少受其害。这说明
①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变规律
③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们还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共同之处是肯定:
| A.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统一的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
| B.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
| C.人生历程体现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 B.“天地为万物之本” |
|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