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AsO
+2I-+2H+ =AsO
+I2+H2O设计成右下图所示的电化学装,其中C1、C2均为碳棒。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下述操作:
甲组: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 乙组:向B烧杯中逐置滴加入40%NaOH溶液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组操作过程中,C2做负极 |
| B.乙组操作过程中,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I—-2e—=I2 |
| C.两次操作过程中,微安表(G)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 |
| D.甲组操作时该装置为原电池,乙组操作时该装置为电解池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
试纸不变色 |
NH4Cl受热不分解 |
| B |
②中振荡后静置 |
下层液体颜色变浅 |
NaOH溶液可除去溶在溴苯中的Br2 |
| C |
③加热 |
洗气瓶中溶液褪色 |
生成了乙烯 |
| D |
④通电 |
B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 |
锌的金属性比铜强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g金刚石晶体中含有的C—C的数目为2NA |
| B.1L 1 mol·L-1 AlCl3溶液中含有的Al3+数目为NA |
| C.在标况下,11.2L氯气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转移电子数为NA |
| D.18g重水(D2O)含有的中子数为10 NA |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稀盐酸:SiO32-+ 2H+=H2SiO3(胶体) |
| B.稀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Fe2++4H++NO3-= Fe3++NO↑+2H2O |
| C.将Cu片加入稀硝酸中:3Cu + 8H++2NO3-=3Cu2+ +2NO↑+ 4H2O |
| D.向NH4Al(SO4)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稀溶液:NH4+ + Al3+ + 2SO42- + 2Ba2+ + 5OH-=2BaSO4↓+ NH3·H2O + AlO2-+ 2H2O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聚酯纤维、棉花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 B.在大米酿酒的过程中,淀粉最后变成了单糖 |
| 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 |
| D.明矾和漂白粉处理自来水,二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
某密闭容器中的反应:3H2(g)+N2
2NH3(g) △H<0,其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判断下列有关t1时刻条件变化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增大NH3浓度的同时减小N2浓度 |
| B.增大N2和H2的浓度 |
| C.扩大容器的体积 |
| D.降低反应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