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2 mol·L-1 |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2 mol电子 |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粗铜精炼时,阳极产生0.5molCu2+则阴极有NA个Cu原子析出 |
B.因为酸性H2SO3>H2CO3,所以S得电子能力大于C |
C.可通过比较Mg(OH)2和MgCO3的Ksp的大小 比较它们的溶解性 |
D.含0.1molNaClO的溶液蒸干可得5.85gNaCl固体 |
某温度下, pH值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分别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Ⅱ为氯化铵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a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c点水的电离程度 |
B.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且两点的KW相同 |
C.a点时,等体积的两溶液与NaOH反应消耗的NaOH量相同 |
D.加入足量NaOH,b点溶液消耗的NaOH比d点溶液消耗的多 |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加适量苯,充分振荡、静置、过滤,可从碘水中获取碘 |
B.从CuSO4溶液得到CuSO4·5H2O的操作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 |
C.室温下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当红色恰好退去时所得溶液pH=7 |
D.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室温下,pH=5.6的NaHSO3溶液中c( SO32-)-c( H2SO3)= 10-5.6-10-8.4 |
B.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
C.吸热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故水不加热不电离 |
D.过量的氨水和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不可能为酸性,但可能为中性 |
将过量的气体通入到一种溶液中,最终一定能产生沉淀的是()
①二氧化硫通入到硝酸钡溶液中
②二氧化氮通入到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
③二氧化碳和氨气共同通入到氯化钙溶液中
④硫化氢通入到氯化铝溶液中
A.只有① | B.只有①② | C.只有②④ | D.只有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