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8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结合这材料,回答1—2题。活动当天,按照20点30分来临的顺序,各城市依次熄灭电灯。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顺序由晚到早的顺序是
A.洛杉矶—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 | B.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洛杉矶 |
C.伦敦—洛杉矶—惠灵顿—莫斯科—雅典 | D.洛杉矶—伦敦—雅典—莫斯科—惠灵顿 |
关于雅典、惠灵顿、莫斯科、伦敦四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城市均位于东半球 | B.伦敦不是所在国的金融中心 |
C.伦敦和惠灵顿的气候类型相同 | D.莫斯科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比雅典要小 |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回答第29、30题。中国期待德班会议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对气候变化。这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持续性、阶段性 | B.共同性、公平性 |
C.公平性、持续性 | D.共同性、阶段性 |
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行为是()
A.政府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
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 |
C.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全程实行清洁生产 |
D.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排放 |
图12为孟加拉国降水量分布图(a季10—3月,b季6—9月)。读图,回答第27、28题。孟加拉国的降水特征是()
A.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6月至9月略多 |
B.6月至9月为旱季,10月至3月为雨季 |
C.达卡两季降水量的差值在1500毫米以上 |
D.雨季降水量自西部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增加 |
孟加拉国的降水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A.降水变率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 B.雨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洪涝灾害 |
C.降水量较多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 D.旱季持续时间长利于作物成熟 |
图11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5、26题。该区域I阶段到Ⅲ阶段()
A.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 B.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
C.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 D.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
影响该地Ⅲ阶段到Ⅳ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与市场 | B.技术与交通 | C.劳力与地价 | D.气候与水源 |
图10为古“丝绸之路”国内线路图。读图,完成第23、24题。沿古“丝绸之路”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是()
A.防风沙、日晒 | B.防暴雨、洪涝 |
C.防地震、滑坡 | D.防台风、海啸 |
古“丝绸之路”国内沿线旅游开发的不利条件是()
A.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 B.景点分布集中 |
C.旅游资源类型单一 | D.远离客源市场 |
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读图9,完成第2l、22题。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
A.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贯通 | B.宁启铁路替代长江航运 |
C.铁路沟通扬州与长三角 | D.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图中城市地域扩展的方向及其影响因素是()
A.南北扩展——平原地形 | B.东西扩展——铁路线 |
C.向南扩展——京杭运河 | D.向东扩展——绕城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