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17年,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规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A.民本主义思想 | B.民族主义思想 | C.民权主义思想 | D.民生主义思想 |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
|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
| D.三种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 |
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的思想家是
| A.“二程” | B.朱熹 | C.王守仁 | D.王夫之 |
元杂剧的奠基人,成就最高的戏曲家是
| A.郑光祖 | B.马致远 | C.白朴 | D.关汉卿 |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不包含的文化信息是
| A.篆刻 | B.书法 |
| C.剪纸 | D.“京”字 |
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手法是 绘画的特点( )
| A.宫廷画 | B.汉代帛画 |
| C.中国文人画 | D.民间绘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