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回答问题。
某班学生为“共和国成长历程”的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一组图片,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第一个十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功探索的是

①农民报名加入合作社                   ②公私合营证书

③全民大炼钢铁                       ④签订承包合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江泽民在香港“2001年《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宣布:“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这一时期中国采取的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A.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 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D.参加20国集团峰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反映了中国华北某地1954年和1957年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4年
1957年
贫农、中农
91.4%
2.7%
集体
8.6%
97.3%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1954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 “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
C.提高了生产效率 D.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俞大娘航船”和夜市 ③商帮和会馆 ④工商食官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以下为《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纺织品进口情况表》。该表能反映()

时间
进口总值
(单位:银两)
其中(单位:银两)
棉织品和毛织品占
当年进口总值之比
棉纺织品
毛织品
1867年
6930万
1300万
740万
29%
1873年
7410万
1800万
590万
32%
1883年
7360万
1680万
390万
28%
1893年
15130万
2730万
460万
21%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棉、毛织品是最大宗的进口商品
C.中国这一时期外贸顺差不断扩大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徽商文化是安徽的骄傲。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商而兼士,贾而好儒,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往往以对联来表明自己的经营思想。下列楹联不能体现徽商特点的是()

A.“铢两能均,陈平宰肉;方寸不失,韩子鼓刀”(肉店)
B.“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日读日耕。”
C.“千年重贾传家业,万世耕读守古风”
D.“拈花一问,无人会笑:弄石千般,有字可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