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2009年里,全国政协围绕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开展了53项专题调研,组织了13个委员视察(考察)团。根据金融危机对各地冲击的不同程度总结分析各地经济面临的困难和矛盾,用大量翔实、及时的第一手材料为党中央、国务院应对金融危机的谋篇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表明全国政协

A.认真履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B.履行了民主监督的职能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回答20—21题。
20.2010年3月27日20时30分,故宫准时熄灭了所有灯光,整个紫禁城在天鹅绒般的夜幕中“点亮”了对地球母亲的“绿色希望”。与此同时,鸟巢、水立方等北京地标建筑,也纷纷加入这场“熄灯接力”,为“地球一小时”熄灭了所有外景照明,让市民亲身体验能源紧缺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从哲学上看,对这一活动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B.这种活动表明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C.开展此活动有利于使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D.发起该活动遵循了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1.某省曾出台节能新政策,把万元GDP能耗等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作为领导班子任期内的考核指标,实行一票否决。这一做法说明
①能动地利用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联系 ②有利于发挥意识对事物发展的积极作用
③决定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说明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回答15—19题。
15.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自然界。例如,人们可以通过人工催雨或消雨的方法产生降雨或不下雨,用人工消雾的方法来消除浓雾。这说明
A.自然界的变化与发展受到了人的意识的影响
B.人的意识能决定自然界某些部分的存在与变化
C.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D.物质和意识相统一,决定着自然界的变化与发展
16.目前全国旱情虽有所缓解,但北方地区和东部地区又出现低温寡照和雨雪冻害,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这种分析体现了
A.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D.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17.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要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饮水解困方案,落实供水措施;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材料表明
①一事物总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②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③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8.“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浪费水资源,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水资源有限的,要节约用水②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③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将受惩罚④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你永远不能控制大自然”,布拉斯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了解大自然如何工作,然后让它为我们所用”。这蕴涵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
C.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统一的
D.发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统一的

古诗、俗语、名言中往往包含有十分丰富的哲学道理。回答11—14题。
11.“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12.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3.“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魏源这句话主要表明
A.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4.培根说:“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这就是说
A.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B.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世界
C.正确的意识能推动事物发展 D.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在市场经济时代,广告效应不可小视,在一部电视剧的播放中,都要插入许多广告。因此,有人戏言这不是在一部电视剧里播广告,而是在广告片中播电视剧。这段话启示我们

A.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坚持适度原则
C.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D.要重视量的积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