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文化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④从古至今,每一次文化之旅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长期以来,标榜“客观”、“公正”的某些西方媒体报道中国问题时,或由于思维定势,或价值观念的差异,或出于某种特殊的需要,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都持有固执的取舍与评判标准。这告诉我们( )。
| A.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 |
| B.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
| C.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
| D.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
梁祝故事在我国的浙江、河南、甘肃、安徽、山东、江苏等十多个省、市广为流传。国家邮政局发行《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时,众多省、市都认为自己是梁祝故事的原发地,因此纷纷要求举办邮票首发式。材料表明( )。
|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 B.市场经济阻碍文化发展 |
| C.文化是重要的经济资源 |
| D.举办邮票首发式就能拉动经济发展 |
齐白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抗战时,白石老人久居沦陷的北平,心绪意境往往用诗与画寄托。这说明( )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形式 |
|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
| 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有其相对独立性 |
| D.传统文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文彦博数豆”是我国古人对未成年人教育的典型事例,说的是小时候文彦博放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在罐中,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数目,日积月累,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为宋朝的一代名相。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要虚心向古人学习,学会数豆 |
| B.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天生的,和后天的培养没有关系 |
| C.文化素养是在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起来的 |
| D.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二者是一回事 |
2011年,共和国迎来了六十二华诞。62年前,在中国革命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下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豪迈诗句,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到底的决心,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上述材料能够说明( )。
| 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
| B.决定社会发展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
| 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
| D.文化作为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