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有“中华帝国古今工艺的总汇”之称。初刊于1637年,传到国外被译成日、英、法等多种外国文字。只因“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之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以致失传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天工开物》在我国和别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A.文化无处不在 B.不同意识形态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的发展道路
C.不同国家文化完全不同 D.文化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特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
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 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