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水资源__________不是能够无限供给的,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应当是建立污水回收系统,循环利用。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还较低,污水处理费仅是自来水水费的一半左右,而仅凭________我们就能判断,使污水重新进入城市水源循环的费用一定比采集清洁水的费用高得多。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然目标想象 | B.既然途径观察 |
C.显然思路直觉 | D.当然基础常识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寥廓荆棘凄惋气势磅薄 | B.淬火彷徨百舸妄自菲薄 |
C.萧瑟迷茫沧桑星辉斑澜 | D.慷概荡漾笙箫激浊扬清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寥廓(kuò)给养(jǐ)彳亍(chù)忸怩不安(ní) |
B.长篙(gāo)瓦菲(fēi)拊心(fǔ)峥(zhēn)嵘岁月 |
C.漫溯(sù)团箕(jī)青苔(tāi)失其所与(yǔ) |
D.火钵(bō)颓圮(pǐ)箕踞(jū)挥斥方遒(qiú)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了,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
B.小李见他笑得有些异样,就问“怎么啦?你。”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 |
C.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载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
下面对《家》的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我有办法,我要太太照我的话做,我会告诉她,我要接你做三少奶奶。”这是觉慧对鸣凤说的,只是出于一时的冲动。(《家》) |
B.“……浅红色的花朵似乎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的脑里渐渐地浮起了另一张凄哀表情的美丽的面庞。我想向嫂嫂说:‘当心这梅花在分割大哥的爱情呢。’但是我没有勇气说出这句话来。”这是觉慧的日记,到处写到对大嫂的同情。(《家》) |
C.觉慧在楼上看到了觉新,觉新无力地躺在床上,办闭着眼睛,人很憔悴。觉新改变策略,用逃避,敷衍的方式来对待长辈们。(《家》) |
D.除夕夜,高家一派喜庆。一家人欢乐地谈笑吃酒,散席后,觉民带着酒意,在门口看到一个讨饭的小孩在哭,他摸出两个半银元放在小孩手里,寂静中,好像有人在嘲笑他,说“你这个伪善的人道主义者”。(《家》) |
E.梅的第一次亮相,是觉民和觉慧到琴的家而相遇。(《家》)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 |
B.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代表着他艺术的顶峰。 |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他于1162年率北方抗金义军万余人回到南宋,但南宋朝廷只派他任地方官,并不用他北上抗金,因此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
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