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保障直接关系着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也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系到民生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2010年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一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学常识》知识回答:
(1)评价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利与弊。
(2)假如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目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而你又是一名公务员考生,请你谈谈德国模式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什么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必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应该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意义。(12分)

材料一:上世纪末,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材料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却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采取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其显著特点是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发展文化产业,关键是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国有和非公有制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实现低成本扩张,打造一批战略投资者,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带动全行业改革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3分)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中国人民。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国目前如何才能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中国人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