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流行的文化,越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大众文化。请对此加以评析。
2013年,“中国梦”是最热议题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2年我国和其他国家一些城市房价收入比情况
我国 城填 |
我国一线城市 |
北京、上海 |
伦敦 |
首尔 |
悉尼 |
纽约 |
12.04 |
25.75 |
133.7 |
6.9 |
7.7 |
8.5 |
7.9 |
注:所谓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国际上认为合适的房价收入比为6~8。许多百姓感到:10年来,收入翻两倍,房价却翻五倍;人靠衣装,装不起;食品价格与收入涨幅基本同步:便宜了汽车,贵了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诸多问题。中国政府网4月3日消息:新一届政府要求2013年把稳增长(GDP7.5%)、控通胀(CPI3.5%)、防风险三者统筹考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其中物价是百姓幸福感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对“中国梦”时代命题的深刻解读,既充满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洋溢着豪迈的“中国自信”,为团结凝聚中国人民创造美好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梦开拓的复兴之路,我们要在这条道路上不懈奋斗,不断开创更为光明的民族复兴前景。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政府控通胀,稳物价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政党的相关知识,阐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哪些政治保障?
(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节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检以养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由民间发起的“光盘”行动(即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莱打包带走), 使倡导节约、抵制浪费的风气日益浓厚,也彩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材料二目前,越来越多的网民不但将自己吃剩的“光盘”拍照上传网上、更有网民开始“随手拍”他人的浪费行为,但有人认为,随手拍下他人的消费情况,也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网络民意调查显示,对于近期越来越流行的“光盘”行动,大部分网民表示认可,愿意借鉴并从自身做起,也有网民认为养成节俭的消费意识不是靠一次集中行动就能解决的。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崇俭抑奢之风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12 分)
(2)哲学使人聪明给人智慧。请运用矛盾观对材料二中网民的言行进行简要评析。 (5 分)
(3)假如你参加了“光盘”行动,请运用发展的观点说明应该怎样做到节俭? (9 分)
( 26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目前,“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
材料一共筑中国梦,需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图10示意近5年GDP、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已扣除价格因素)
(1)分析上图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我们肩负对人民的责任,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 …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材料三成就中国梦,需要你我共同努力,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在复兴过程中每个个体自我实现之梦,强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3)报据材料三,运用 《政治生活》公民和政府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成就中国梦。 (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
材料一新型城镇化,核心泛以人为本,关健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造福百姓,富裕农民。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蕴含着最大的内需潜力,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但是,绝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来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还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其健康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要深化企业、财税、金融、户籍、土地管理制度、价格等方面的改革,释放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持久动力,最终使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民得到实惠。
(l)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中所组含的经济道理。
材料二城镇化在逐渐改变了我国经济的落后面貌,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些城镇改府公共服务意识比较淡薄,通常对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差别化公共服务,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尤为突出;大量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但往往无法在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特遇;一些小城市和小城镇经济发展乏力,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对转移人口的吸引力不强等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解决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0月,党的18大胜利召开,习近平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他在18大结束的会议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立足生态资源,按照政府领导、企业运作的模式,走出了一条“以旅游带动文化,以文化提升旅游”的产业发展之路,传递着人间天堂朝气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材料三某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牢固树立生态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五大环保工程,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统筹考虑,重点发展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的新型“绿色”光源——半导体照明产业,努力推广“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被海内外客人誉为“中国最温馨、最适宜居住的地方”。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打造美丽中国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6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党委为什么高度重视打造美丽中国。(6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打造“美丽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