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目前,全国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有力地促进公民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开展这一活动的哲学依据是                           (    )
A.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B.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方面   D.科学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认识活动的目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是

A.区域性、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专业性、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区域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D.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参加“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高层研讨会的专家指出,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绝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受中国数千年来“崇尚和平”的传统思想熏陶和吸取近代民族屈辱与战乱的痛苦教训,使中国人民深刻地领悟到了“和为贵” 的绝对价值,决心在和平崛起的同时,与各国政治上和平相处,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取长补短,安全上互相协作,继续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这充分体现了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曾饱受近代列强侵略之苦的中国人民最希望和平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④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注重加强国际合作,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这说明

A.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中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在全球目光的关注下,在“今夜无眠”式的谈判与等待中,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安排举行谈判。
“巴厘岛路线图”的产生是各方妥协的结果,这说明

A.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国家力量决定外交政策 D.人类的共同利益是各国外交工作的出发点

35年来,中日关系曲曲折折,一度出现“政冷、经热、军滞”,中国海军访日,使中日交流再起航。两国关系之所以出现“政冷、经热、军滞”,是因为

A.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B.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和自卫权
C.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
D.国家的对外政策是由对内政策决定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