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切实做好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文章指出,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保证。文章称,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地各单位尤其是新疆、西藏等地区当前要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做好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要:
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让各民族共同繁荣成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④消除各个民族间隔阂和差异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2014年10月30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就“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问题建言献策。国家发改委在会上介绍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的有关情况。由此可见()
A.政协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 B.全国政协具有法定的质询权 |
C.政协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职能 | D.国务院必须对全国政协负责 |
【原创】下列是某地政府决策的流程图,由此我们可知
①政府自觉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②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
③人大是国家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④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得到切实保障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面漫画“权与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A.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 |
B.权力为法律保驾护航 |
C.权力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
D.人民的监督是防止权力滥用的关键 |
观察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只看摩天大楼,还要看社会底层、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搞好民生,要特别注重“补短板、兜底线”,才能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补短板、兜底线”的做法是()
①“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熨平经济波动起伏
②“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③“兜底线”要消除城市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④“兜底线”要加强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14年9月底,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有关农民股份合作改革试点方案,此方案将农村土地流转作为重点,这一举措是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后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需要。土地流转有利于()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从制度层面上维护农民对土地所有权
③保护农民承包权带来的生产要素收入
④完善承包经营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实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