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8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切实做好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文章指出,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保证。文章称,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地各单位尤其是新疆、西藏等地区当前要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做好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要:
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让各民族共同繁荣成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④消除各个民族间隔阂和差异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们把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使之得以修正和完善。这是认识过程的( )

A.第一次飞跃 B.第二次飞跃
C.第三次飞跃 D.第四次飞跃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

A.感性认识依赖于实践,理性认识不依赖于实践
B.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C.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理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感性认识对实践没有指导作用,理性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从哲学寓意上看,其中的“门道”和“热闹”分别是指( )

A.本质和现象.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C.实践和理论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 )

A.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B.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揠苗助长的典故中“宋人”的错误主要在于( )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D.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