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可逆反应N:(g)+3H2(g)2NH3(g)△H<0。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且不变的真空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mol N2(g)和3mol H2(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kJ。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mol NH3(g)并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2kJ,若Q1=3Q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达平衡时甲中N:的转化率为75% |
B.达平衡时甲、乙中NH,的体积分数乙>甲 |
C.达到平衡后,再向乙中加入0.25mol N2(g)、0.75mol H2(g)和1.5mol NH3(g),平衡向生成N2的方向移动 |
D.乙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 |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常量共存的是
A.Mg2+、K+、SO42—、NO3— | B.Fe2+、H+、Cl—、NO3— |
C.Cu2+、Na+、OH—、Cl— | D.K+、HCO3—、Ca2+、OH— |
ClO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ClO3发生还原反应 |
B.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
C.H2C2O4的氧化性强于ClO2的氧化性 |
D.每1 mol ClO2生成,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 |
如下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甲针筒内的物质压到乙针筒内,进行实验,对乙针筒里的现象所作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
甲针筒内物质 |
乙针筒内物质 |
乙针筒里的现象 |
A |
HCl |
AgNO3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B |
NH3 |
FeCl3溶液 |
出现红褐色沉淀 |
C |
CO2 |
BaCl2 |
产生白色沉淀 |
D |
Cl2 |
紫色石蕊溶液 |
先变红后褪色 |
下列化学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醋酸溶液与Mg(OH) 2反应:Mg(OH) 2 +2H+ =Mg2+ +2H2O |
B.碳酸钠溶液呈碱性:CO32— +2H2O![]() |
C.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 +OH—=NH3·H2O |
D.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溶液:2Cl—+2H2O![]() |